歷史
1960到1990年全球的熱帶雨林消失了1/5,而聯合國農糧組織(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Organization)指出全世界75%左右的作物品系已經滅絕,每年大約消失50,000個品系。連基本生存所繫的糧食作物和其他生物資源都加速滅絕,人類還有安全可言嗎?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mnent)中,已將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列為重點。
翌年的聯合國環境署指導委員會(UNEP’s Governing Council)第一屆會議也把“自然、野生動物和遺傳資源的保育”列為重點。
1970年代
《關於水禽棲所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簡稱溼地公約(the Ramsar or Wetlands Convention) 1971年通過)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簡稱世界遺產公約(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1972年通過)
《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e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簡稱華盛頓公約(CITES),1973年通過)
《野生動物遷移物種保育公約》(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簡稱遷移物種公約(Migratory Species Convention), 1979年通過)等保育公約亦均與生物多樣性保育有關。
1987年,聯合國環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意識到經過多年的努力,生物多樣性的消失沒有減緩,保育生物多樣性的行動迫在眉睫,乃成立了特設工作組(ad hoc working group)。
專案工作小組終於在1990年達成共識:在既有公約之上建立一個新的綱要協約(framework treaty),以保育全球生物多樣性。
專案工作小組正式更名為生物多樣性公約政府間協商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Committee for a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INC),並自1991年2月正式展開談判。
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舉行的聯合國環境及開發大會(UN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亦即世界高峰會議(World Summit))期間,《生物多樣性公約》開放給各國簽署,簽署一直延續到1993年6月4日(環境及開發大會之後繼續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放簽署)。
1993年12月29日 ,《生物多樣性公約》正式生效。
《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最高權力機構--締約國大會(Conference of Parties),已經召開過四次會議:
締約國大會第一次會議於1994年在巴哈馬的拿騷舉行,
締約國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95年在印尼的雅加達舉行
締約國大會第三次會議於1996年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
締約國大會第四次會議於1998年5月在斯洛伐克的布拉提斯拉瓦舉行
截至1998年8月為止,正式批准加入公約的國家或經濟共同體已達174個,堪稱全球最大的保育公約。
組成成分
根據《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定義,生物多樣性的組成成分可以分為遺傳多樣性(genetic diversity)、物種多樣性(species diversity)和生態系多樣性(ecosystem diversity)。
1.遺傳多樣性
遺傳多樣性又稱為基因多樣性。同種個體間因為其生活環境的不同,經歷長時間的天擇、突變所產生的結果。如果遺傳多樣性越高,則族群中可提供環境天擇的基因愈多;相對的,對於環境適應能力就愈強,有利於族群的生存及演化。例如人類有不同的膚色,這就是同種個體間性狀的差異,而性狀所表現的差異就是由基因的差異所引起的。
我們刻板印象中的豬(Susscrofa),總是肥肥胖胖,白白嫩嫩,垂著一雙大耳朵。事實上,這只是一般農家養的家豬中的一個品系。家豬的品系很多,大多是歐美的育種學家選育出來的,這些飼料豬其實都源自於野豬。不過,野豬的形態、生理、行為、個性變化很大,比方說歐洲野豬體格壯碩,褐色,有長鬃,而臺灣野豬相對體型較小,灰黑色、鼻子較長。把這些豬放一起,牠們多半都能交配,繼續繁衍後代。換言之,這些豬都是同一種 Susscrofa,牠們的差異都源自於遺傳多樣性。
目前市面上賣的蜂蜜多半是由義大利蜂所生產的,義大利蜂是全球養蜂業最普遍的蜜蜂品系,因為這種蜂很勤勞,產蜜量很高,而且牠脾氣好、不大會螫人,此外,義大利蜂也不太容易落跑,這些遺傳特性使得義大利蜂成為蜂農的最愛。臺灣本地有一種名為中國蜂的蜜蜂品系(分布於中國大陸、日本、臺灣),牠的蜜產量就比義大利蜂低,而且容易逃跑,由此可見品系不同,基因組成不同,行為也產生差異。另一方面,這兩個品系在疾病抵抗力上也不一樣,義大利蜂在臺灣高溫高溼的環境下容易染病,因此蜂農必須在它飼料中加一些抗生素,這使得養蜂的成本提高,而臺灣的土產的中國蜂則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它有抗病的遺傳特性。
顯然,物種內的遺傳多樣性,使同一物種內的個體有不同的形態、生理、行為,甚至個體。
2.物種多樣性
物種的豐富程度跟緯度呈明顯的反比關係。即使考慮高緯度地區地表面積減少等因素的修正,離赤道越遠,物種就越稀少。
現代的生物學把所有的生物分為五界(Kingdom),即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Protozoa)、植物界(Plantae)、動物界(Animalia)、真菌界(Fungi)。植物行光合作用,是生產者;動物行消化作用,是消費者;真菌行吸收作用,是分解者。世界上最多樣的生物就是動物了,除了多樣的無脊椎動物(包括最大的類群-昆蟲),還有我們熟知的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哺乳類等脊椎動物。目前有名字的哺乳類有4,710種,鳥類有8,000多種,兩棲爬蟲合起來約有8,000多種,魚類2萬多種、昆蟲與無脊椎類有130萬種,維管束與非維管束植物加起來有40多萬種,總計有一百七十餘萬種。
3.生態系多樣性
23 生態系是生物和周遭環境所構成的複雜體系。生態系沒有一定的大小,小如一個小水灘,大至整個地球,都可視為是一個生態系。不同的生態系組成重點也不同,生態系的主要組成生物類型常是我們命名的標的,例如森林生態系、草原生態系……。生態系包含生物與非生物因子的組成和結構、能量流動、營養循環等三大部分。
海洋生態系統
海洋生態系統又可分為潮間帶、近海區以及遠洋區。潮間帶位於近海區域內,陽光充足,且有陸地上沖刷下來的營養物質,故生物種類繁多。近海區又稱大陸棚,靠近陸地,且水深不超過200公尺,有許多藻類生活於此區。遠洋區又可分為透光區和黑暗區,透光區可透光,許多浮游性藻類在此區活動;黑暗區陽光不易到達,因此此區缺乏生產者,故此區的消費者多以上層水域沉降下來的生物屍體為食。
河口生態系統
河口水域由河川及海洋之交會所構成,由陸地來的物質一部分在河流的輸送途中,經分解成為營養鹽,最後被運送到此地。於是河口沼澤地區是營養鹽豐富的地區,生物種類組成也相當複雜。河口地帶受潮水來回,以及河川水量變化的影響,鹽度起伏很大。河口生態系統的基本結構與陸域或海洋生態系統不盡相同。
這裡的生產者包括浮游植物以及較大的水生植物。大部分的生產者是以殘碎物的形式進入此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中;而殘碎物先被分解者(細菌及菌類)分解,再為棲息此地的消費者(軟體、節肢動物及魚類)所利用,而這類消費者又成為鳥類的食物。由於此生態系統的消費者消耗的基礎生產量不多,因此,河口生態系統中過多的基礎生產量,則可提供給其鄰近的沿海生態系統。
湖泊生態系統
屬於淡水生態系統,不同的是在於水並沒有流動。含氧量相對較低,而且汙染也會比溪流生態系統嚴重的多。湖泊水域通常深度深,因此陽光不易到達池底,缺乏生長於池底的大型藻類,此區生產者多為浮游藻類。
溪流生態系統
水流流動速度快,溶氧量高;因流速快浮游生物不易生存;與陸地的關係密切。岸邊的斷枝、落葉和植物碎屑,成為蝦、蟹和水棲昆蟲等的食物來源,而水棲昆蟲又成為魚類的食物來源。溪流入海的出口處或河口,因溪流夾帶有機質泥沙而造成河口沼澤地。
溪流的溶氧量由上游往下游遞減,因下游的溫度高溶氧量減少。臺灣溪流生態系統:因山勢陡峭水流湍急,上游侵蝕作用強烈不適利浮游生物,中游流速減緩堆積作用盛行,下游區常見沙洲泥地。
森林生態系統
針葉林帶
針葉林帶廣泛的分佈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等高緯度的地帶。在此區的植物主要以裸子植物為主,它們的葉子成細長針形,所以稱為針葉樹。
因為針葉樹的葉不常脫落,所以終年常綠可以行光合作用。由於溫度低,故此區域動植物的種類和數量都不多。由於樹木與樹木間空隙較大,大型哺乳類可在此生活。如熊或鹿。
落葉林帶
落葉林帶主要分佈在北美、西歐和東亞等地區。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氣溫變化顯著。此區域大部份樹木的葉子會在秋冬季來臨之時,因為日照減少與氣溫降低的影響而變紅或變黃,進而並大量的脫落到地面上,以減少養份供給。這區域植物的種類繁多,以大型高大的植物為主要的生產者,例如楓樹、槭樹和橡樹等都是該區的代表植物。由於植物的種類繁多,動物的種類因此也多,這些動物都以嫩葉或果實為食。由於此區域氣候溫和,故非常適合人類的居住。
熱帶雨林帶
熱帶雨林帶,主要分佈在赤道附近的南美洲和東南亞。熱帶雨林帶的特點是氣候因子穩定,一年中溫度變化少;雨量豐富,每天降雨,故無乾雨季之分。因為氣候因子的適合,生長在該區的植物,種類繁多,而且長得繁茂,森林的層次相當的複雜。也因此,諸如花、果實、葉子、樹枝和植物的碎片等,都可以供給動物當作食物,所以動物的種類很多,其中尤以昆蟲和鳥類為最。
沙漠生態系統
年雨量在250毫米以下,或是蒸發量高於降雨量,都可能形成沙漠。主要植物以仙人掌居多,而動物也是需要能適應乾旱的環境。因為日夜溫差大,生物不易生存,種類也較其他生態系統少。動物有響尾蛇、蠍子、鼠類。
草原生態系統
草原生態系統是世界上主要的生態系統之一,草原生態系統雨量雖較沙漠多,但卻不足以形成森林;隨著緯度、溫度、雨量的差異,可分成熱帶草原、溫帶草原及寒原
商品價值
我們所吃的五穀雜糧、雞鴨魚肉、蔬菜水果、魚蝦螃蟹、糖果點心無一不是來自多樣的生物,我們吃的藥不是從細菌、就是從動植物中提煉出來的,我們穿的棉毛綢緞,工具、傢俱、舟車所需的木材、橡膠,也都源於多樣的生物。
娛樂價值
比方說家中養的寵物和我們一起玩,讓我們覺得開心;比方說釣魚可以帶來很大的樂趣。此外,還有人喜歡打獵,這些都是生物多樣性的娛樂價值。
美學價值
美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很多人家中有插花擺飾,還有人養盆景,有人去賞鳥、賞鯨,事實上,只要你願意駐足欣賞,我們周遭的一花一草都美得不可勝收!另外像澳洲的大堡礁、美國的黃石公園、花蓮的太魯閣峽谷等等,都是特殊的生態系,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文化價值
原住民將狩獵所得的獼猴和野豬骨骼懸掛起來,展示其英勇事蹟,藉此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他們從碩大的獵物身上取下獸牙,編織色彩豐富的頭飾、服飾,到了節慶就穿戴起來唱歌跳舞、飲酒作樂。因此野生動物在原住民的生活中產生了文化的意義。不同的生物在其他各地的民族(包括現代社會)中,也都具有文化的價值。
科學價值
如果沒有洋菜,微生物學家就沒有辦法培養菌類了。此外,還有許多其他的實驗素材取自生物世界。從許多生物身上,我們慢慢地認識生命的特性,生命科學的發展則奠基於多樣的遺傳基因、物種和生態系。
道德價值
《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序言特別提到生物多樣性的固有價值(或稱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一份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定居然承認生物多樣性的固有價值,實在令人驚訝!當我們重新審視人類與其他生命間的關係時,生物多樣性為我們帶來了無上的道德價值。
台灣的生物多樣性
台灣面積雖小,但橫跨了亞熱帶與熱帶,地勢起伏,高山林立,垂直高差接近4000公尺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系,孕育出各式各樣的生態系與生物種類,諸如河口、海洋、沼澤、湖泊、溪流、森林(包括高山寒原、高山箭竹草原、針葉林、闊葉林、熱帶季風林)、農田生態系,各種生態系孕育的生物不盡相同,據估計,台灣的物種多達15萬種以上,其中近三成為特有種或亞種,是一個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的寶島。
此外,台灣四面環海,各地海岸地形與地理等環境不一,形成礁岸、岩岸、沙岸、泥岸等海岸及珊瑚礁地形,其生物量亦甚豐富,據海洋生物學家的調查顯示,台灣海洋生物種類高達全球海洋生物物種的十分之一。
植物資源方面,維管束植物有4,000種,苔蘚植物約1,500種,真菌類有5,500種;動物資源估計有150,000種,已發現哺乳動物約60種,鳥類500種,爬蟲類90種,兩棲類30種,魚類2,500種,已命名的昆蟲有18,000種。(資料來源:台灣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草案,2001第一版 , 並參考「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之研究」)
台灣的糧食、蔬果、花卉、工業用與藥用的種原也非常豐富且多樣化,至今台灣保存的稻種超過4000種,此外,栽培於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之保存園中的果樹,已超過500種。
不過,台灣由於地狹人稠,過度開發之下,造成空氣、水、土壤的污染、地景系統的破碎化及棲地的劣質化,沿岸漁產的銳減、珊瑚與森林生態體系的破壞、物種滅絕、地層下陷、酸雨、污染以及土石流頻繁等,這些都有礙人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及國家經濟的發展,極需全民與政府合作解決。
消失原因
棲息地的破壞
為保障作物的產量,我們施用了許多的殺蟲劑,殺蟲劑不但殺害蟲,連益蟲也一起殺死,使物種多樣性大幅降低。比方說,梨山地區種了許多果樹和高山蔬菜,那裡的坡度很陡,每到雨季,農民使用的肥料、農藥,就被沖到大甲溪裡,目前大甲溪優氧化情形很嚴重,溪流環境劣化。
另一方面,人口越多,耗水量就越大,而政府目前的政策卻是儘可能地建水庫來滿足民眾的用水需求。在河川湍急的臺灣,沙石很容易淤積在水庫裡,縮短水庫有限的生命。要使水庫延年益壽,就得建攔沙壩,可是每建一座攔沙壩,就等於用刀把一條河切成兩半。從攔沙壩游下或沖下的水族,再也難以(甚或無法)溯回,河中許多的水族因而被攔沙壩切成兩個族群。攔沙壩越建得越多,切割就越厲害,魚蝦的族群也被分割得越來越小,導致近親交配,終至局部的物種滅絕
資源過度利用
荷蘭人統治臺灣時,每年外銷日本的鹿皮可達十萬張,賺取了許多外匯。不過,後來的鄭成功以及清朝時代,每年所捕的梅花鹿一定超過了該捕捉的數量,到了日據時代,臺灣西部的鹿隻已經非常少。光復之後,連臺灣東部的梅花鹿都不多了。據說最後一隻野外的梅花鹿在1960年代末期被捕,此後梅花鹿就從臺灣野外絕跡。在荷人、漢人、原住民和日本人的通力合作之下,梅花鹿在三百年內從臺灣的野外消失,這是資源過度利用的典型實例。
汙染
工業排放的氣體會使一些植物葉子黃化,廢水污染河川,則使水產大量喪生。此外,許多人類拋棄的垃圾,最後都到了海裡,海龜誤將塑膠袋當成水母吃下肚子,導致死亡,也是污染破壞生物多樣性的例子。
氣候變遷
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太多,原來可提供氧氣的熱帶雨林又大量的消失,因此二氧化碳與氧氣的比例無法均衡而形成所謂的溫室效應。氣候變遷的成因和結果相當繁雜,無法詳述。不過,很多人憂心的是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遷會對生物多樣性產生負面影響。
引進外來種
外來種的引進在世界各地都造成過程度不一的生態、經濟災難,以臺灣為例,引進的福壽螺已蔓延全島,無法收拾。外來種一旦立足,就難以控制,而且外來種可能排擠原生種,使原生的數量減少,甚至減絕。
保育政策
健全推動生物多樣性工作之國家公園機制
藉由全國性的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計畫的整合與推動,以便落實各國家公園管理處針對轄區內的生態系套性訂定保育計畫,並透過財務機制的建立、相關預算的爭取,以利執行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工作。同時,也需與相關單位協商,設立設立資訊交換機制,使得國家生物多樣性資訊易於交換,以加強與相關單位間的資訊交流。
1. 推動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計畫
2. 編列推動生物多樣性工作之經費
3. 設立生物多樣性資訊交換機制
強化生物多樣性之管理
透過檢討並整合含國家公園之現有保護區域的現況、資源、相關計畫、保育需求與執行能力,並希望透過更積極的態度與作為,重建和恢復已退化的生態系統,是盡可能地將受干擾和損害的系統恢復至它們的自然狀態,或至少恢復至能夠持續利用的狀態。
1. 檢討與整合現有的保護區域
2. 台灣海岸地區保護計畫之檢討修訂
3. 復育劣化環境
4. 加強外來物種生物之管理
加強生物研究與永續利用
保護生物多樣性需要各種各樣的資訊,這些資訊的取得與累積,仰賴調查、研究與成果的發表。過去,美國的國家公園管理單位,對生態學之研究意願與研究經費皆感嚴重不足,因此在社會上曾遭到嚴厲的批評,認為「國家公園署」最大的失敗是該機構未能『有系統的鑑定園區內之資源及定期監測其狀況變遷』。因此,到了一九九五年,美國內政部終於重組國家公園署的組織,增加僱用研究人員,以加強生態系經營管理,可見研究在國家公園的重要性。我國國家公園未來應加強生物資源保育與永續利用的長期研究。
1. 鼓勵與民間合作制定生物資源永續利用的方法
2. 加強各項生物資源調查
3. 健全生物資源監測系統研究
4. 加強生物和社會進程間交叉的社會科學研究
加強生物多樣性之教育、訓練與落實全民參與
國家公園的設立對於原住民生存的需求產生很大的矛盾,然而原住民文化、生活也應當屬於生物多樣性的一環,在生物多樣性的維護,應重新思考現行制度的可行,以及社會大眾的認知與了解,因為只有當人們懂得生物多樣性的分布和價值,明白生物多樣性怎樣影響他們自己的生活和追求,而且學會管理以達到不減少生物多樣性之前題下滿足自身的需要,保育才會成功。而規劃的成敗關鍵,在於是否有領導團隊與廣泛的參與,沒有政治家的「領導規劃」和支持,所有層次的努力都將遭受挫折。因此,加強決策人員的生物多樣性教育,透過通俗文化推廣生物多樣性,並強調生物多樣性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使大眾對使用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的惠益及喪失生物多樣性的後果有所的認識,才有助於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推廣。
1. 檢討原住民之人文及經社體系與現行保育法規之關係
2. 加強公眾生物多樣性教育宣導
3. 加強政府決策人員的生物多樣性教育訓練
4. 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和價值意識融入通俗文化與生活之中
5. 培訓生物多樣性專業人員
6. 推廣合乎生物多樣性保育原則之生態旅遊
促進生物多樣性工作之夥伴關係
國家公園的人力與經費不斷地減少,而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業務卻大幅地增加,只用國家公園的現有人力,恐難以完成繁重的生物多樣性業務。倘若能讓社區參與保育工作,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未來應鼓勵周圍的社區民眾參與保護區的規劃與管理工作,以充分發揮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的潛在效益。21世紀議程(Sitarz, 1993),在爭取民眾對保護區的支持,曾提出下列行動方案:
1. 通過教育和培訓計畫,讓民眾了解保護區的意義和作用。
2. 鼓勵非政府組織、公私企業和個人積極參與保護區的建設。
3. 保護區應盡量照顧群眾的傳統利益,爭取他們積極參與保護區的建設,解決保護和發展中可能出現的予盾。
4. 保護區建設應考慮本地的風格和要求,盡量利用本地區的材料。
5. 把保護發展的各種項目密切結合起來。
要能建立國家公園與在地社群,特別是原住民的伙伴關係,首先就得建立一些互信的基礎。生物多樣性的保育不僅需要生物、生態、地理、地質等自然科學的支持,更需要考量經濟、人文、社會的作用力。只有多元化的價值取向才能確保生物多樣性的觀念能深入人心,走入生活,也才能在民主開放的社會裡獲取足夠的政治正當性。自然而然便可導入參與式運作機制的建立議題,務實地思考權力與責任的賦予與分享,甚至調整組織架構以能與在地脈絡有較緊密的互動與連結。在這個比較屬於中、長程的目標裡,重視在地社群的經濟需求,尊重在地社群的社會變遷與文化傳統是需要審慎因應的事項。
過去,傳統的國家公園是以保護地景、瀕危物種與提供觀光遊憩為其發展目標,而現代化的國家公園應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資源的永續利用與公平合理分享生物資源所獲得的利益為其發展目標。
2001年8月,行政院參酌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內涵與我國國情,核定「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國家公園內的保護區與特別景觀區為生物多樣性精華所在,公園管理處也是重要的保育單位,理應配合政府的政策,積極規劃與執行國家公園及鄰近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育方案。
國內外的經驗顯示,各個單位推動物多樣性保育工作的成敗關鍵在於
1. 單位領導人的積極參與
2. 宣導教育的廣泛推廣
3. 經費的支持
4. 加強研究
5. 社區保育
6. 永續利用生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