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藝緣起
1997年因高齡獨居的父親而回到王功 王功是,童年的樂園,連接海洋的黑色沙灘,木麻黃加上馬鞍藤遠處的白浪圍繞著,浮在圓空之下那廣漠的沙脈,將四方隨意對映蚵田布列其中。
這裡和對岸隔著黑水溝納前人渡海葬身的海域蚵畫人生是從何緣起?
屬於前世今生的種種,故事會在本網站陳述,但是在此必須提起的是蚵藝是我和妻子生出來的我們共同擁有的結晶,對於妻子最初提出用牡蠣殼來發展出王功漁村的特色藝品,我的反應非常震驚。
「牡蠣殼怎能作出什麼好東西﹗」—這是內心自然反映的一聲。
忘了老祖師留下的教語:「東西沒有好壞,只是功夫有高低。」於是我們夫妻帶著幼女小悅,走訪台灣東西海岸,也曾造訪綠島參觀各種具有海洋氣息的貝類藝品。
讚嘆大自然美的結晶體—貝殼所散發的光芒,攜帶了整個海洋耀出的色澤。 可惜獨缺牡蠣殼,蚵殼未被列入藝品的領域。
在一個澳熱的午后,從鹿港回王功的路上妻子又提起說:「牡蠣殼一定可以做出很好的藝品。」 我忍不住回以:「要做你自己去做。」
事實上,大部分進入藝品素材的貝殼明星都身披亮麗的法瑯質,形象獨特,這些條件牡蠣殼都缺。
來自外地的妻子一直深信牡蠣殼一定可創造出獨特的藝術品。
後來當我們將牡蠣殼洗白、除臭,蚵殼像抹去了過去的傷痕,呈現了它原來的面貌。後來當我們以紙黏土和蚵殼結合,捏塑出老人國群像、印地安酋長、禪師、白鷺鷥、漁夫、青蚵...我才發現, 牡蠣殼真的很深奧,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就這樣,將近一年,我們夫妻共同製作蚵藝,生活覺得很平靜,很喜悅。
蚵殼的藝術化研習在文建會與彰化縣文化局的輔導和支援下,從國中、國小和社區舉辦研習,將我們一年對蚵殼的藝術化的微薄心得與村民分享,期望政府和村民的攜手合作中,創造出王功的特色文化產業,增添王功的新風采。
從思考「一顆被棄的牡蠣殼的價值」開始
從思考「一顆廢棄的牡蠣殼的價值」開始,為蚵殼找到再生之路,透著強韌不畏艱辛的王功精神,默默在地方學校推廣,引發學生們創造能力及興趣,推展蚵藝之路由此開始。
王功蚵藝文化協會在民國92、93年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支持下,蚵藝文化已漸漸在地生根發芽,在內獲得社區居民熱烈響應,在外也廣受好評,越來越多愛好藝術者、旅行者、返鄉人要求參觀。
94年獲勞委會的支持開始執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村民們常常熱心主動提供蚵殼,共同欣賞蚵藝之美,社區互動的情感,在蚵殼之間流轉。
更重要的意義是隨著蚵藝的發展,試圖帶動漁村商機,創造就業機會,並融合原住民、外籍新娘、資深住民等多元族群的交流與互動。 蚵殼藝術自90年開始研發,王功蚵藝文化協會在民國93年1月正式成立,館內作品涵蓋人像、候鳥、家禽、海濱生物等,結合材料有黏土、彩繪顏料、浮木、海砂、鉛線等,結合技術有彩繪、雕刻、製陶、絹印、編織等,館藏作品數百件,展示空間以原有的雜貨店改裝成個人工作室及展示館,但隨著蚵藝的發展,需有可容納工作人員、參觀遊客、戶外教學團體的大空間,並做為蚵藝永續經營之研發、展示、教育等計劃的場所,此外,必須努力於設備的爭取與典藏系統的整理,及自給自足需要的行銷系統。 蚵藝文化館座落在王功漁港,每年至少有10萬人次參訪,文化館內藏有學員作品及王功漁民小故事,館外的老蚵農與蚵田,每件事情都不斷的訴說,充滿地域性,它不是過去的歷史文化館,而是現在進行式的文化。
蚵藝文化館融合常民文化,正在不斷的轉型、變化。起初由一顆廢棄平凡的蚵殼開始,透過環保思維與努力創作,將醜陋的蚵殼幻化為稀有的藝術珍品,逐漸將王功推向全國著名的海洋特色文化地區。 王功故事館 在行政院文化部以及彰化縣政府的指導與協助之下,王功蚵藝文化協會在王功漁港設置了王功故事館,其中收存了蚵藝與社區文化,並訴說著豐富的海洋生態知識,藉以發揚王功特有海洋文化與環境保育的重要理念,遊客來此可以認識王功漁港發展的歷史以及西南沿岸特有生態環境。
關於余季
個人生平重要歷程
出生在風頭水尾的偏遠漁村,早年和大多數同年代的人,過著物質匱乏的生活 十三歲時和三哥、四哥就讀省立彰化中學,住在學校宿舍,父母親經營一個十坪不到的柑仔店,供應三個兄弟讀書,但仍常面臨遲交學費及伙食費的窘境。
考上藝專,除了勤練繪畫,更大量閱讀中、西哲學、文學、戲劇。 從專二開始編寫劇本,更因不眠不休造成睡眠規律失調。
離開藝專後,接受各種新事務挑戰,從雜誌社經理到劇團總幹事,院轄市市長選戰,到成立建設公司,投入房地產業激烈競爭,嘗試人生現實戲劇的百態。
考上藝專,除了勤練繪畫,更大量閱讀中、西哲學、文學、戲劇。
86年因父親獨居鄉下而回鄉,腳踏故鄉的土地又開始另一階段。 91年投入社區營造,擔任王功美食街會長,遭遇地方多方的阻力。 92年開始以蚵殼為元素,創造地方特色文化產業,在學校、社區、縣內外推廣。 93年創造王功吉祥物福氣雞,增加弱勢團體的就業機會。
跨越無形的障礙
81-86年之間,是個人面臨對生命原始問題的再省思,對於人生存在的意義的疑惑,甚至陷入自我放逐的境況。無意識塗鴉,生活散漫、婚姻破裂…等等。維繫存活的一念覺照,讓生命未墜入深淵。
不論是早年的物質匱乏,或青年的求藝,或中年商場競爭,都是外在境界的波動起伏。真正的困境是來自內心對生命真實意義的疑惑。雖然,大量閱讀儒、釋、道經典。心理學、哲學甚至禪修、絕食、靜坐…等。依然不能解決問題,直到和再婚的妻子,回到故鄉。僅是一念「回去服侍老父」讓自己重新回到生活的基本面,一個家的原點再出發。
不可思議的回歸途徑
回到故鄉才真正地立於台灣這塊土地,長久的漂泊,才真正地靠岸。可能經過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之後。再回歸到「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世態。在鄉下四個人組成一個家的原型「父親、我們夫妻、女兒」三代同堂。一個家的力點,突破了最深層的心理困境,展開了新的旅程。
回到生命的原點
與蚵殼對話:
決定以蚵殼為元素,展開多層次的思考與對話。從一顆廢棄的蚵殼,彷如重新面對自己放逐的荒唐歲月,以蚵殼為自我內心對話的界面,探索台灣海岸生態,在經濟掛帥中淪陷,,對照自己的心靈環保,也是遭到相同的命運。回到原點,回到探詢的源頭,挖掘能為這塊鄉土滋潤的水源,以蚵殼為種子,營造一個文化漁村的夢境就開展了。
與社區交流:
92年在文建會的輔導下,從王功國小、草湖國中、彰化忠孝國小美術資優班、社區愛心媽媽、外籍新娘…推廣蚵藝。凝聚社區情感,發展社區文化產業,並提供弱勢族群的就業機會。
家的延伸:
93年將自己的家,也是父親守候七十多年的柑仔店,改成一個展示館,成為社區的文化資源,提供自己所學,讓家鄉的兒童,可以遊戲於藝術的範疇,讓社區弱勢可以習得手工藝,增加收入。也讓到王功的遊客多一個文化體驗,開放自己的家,融入社區,實現漁村文化的夢想。
再生的學習
目前台灣社會經濟已漸富足,早年在匱乏的年代,生長的台灣人,經過幾十年的辛勤工作,仍揮不去曾經窮困的影子。許多賺到幾輩子也花不完的人,還是在金錢裡計較。然而,當自己回到鄉村,參與社造,能將自己所學帶入社區。聽到學童學習的歡笑聲;看到社區居民參與的喜悅裡;外籍新娘的投入而增加收益的笑容;遊客看到蚵藝的讚嘆聲中,及體驗的歡樂中,我看到的是自己內心的歡喜及自我實現的滿足。